站点介绍
比赛进行至第三节还剩5分12秒时,快船队请求暂停,莱昂纳德走向场边擦汗时,注意到一名约七八岁的男孩正兴奋地举着一瓶橙色佳得乐饮料模仿干杯动作,据目击者描述,莱昂纳德停下脚步,蹲下身与孩子平视,用一贯的低沉嗓音说:“小朋友,运动饮料是给大量流汗的成年人准备的,你该喝水才对。”男孩愣了一下,随后乖巧地将饮料递给身旁的父亲,莱昂纳德拍了拍他的头,返回球场前补充道:“下次我带瓶水给你。”
这一过程不足30秒,却被转播镜头完整记录,社交媒体上,#莱昂纳德反对儿童喝运动饮料#的标签在4小时内获得超过12万次讨论,许多家长留言支持,称“球星一句话比医生唠叨一百遍更管用”。
莱昂纳德的劝阻背后,是长期以来被商业宣传模糊的健康议题,运动饮料通常含有高剂量糖分、电解质和咖啡因(部分型号),美国儿科学会(AAP)早在2011年便发布指南,明确指出:“运动饮料对大多数儿童不仅不必要,还可能增加肥胖、龋齿和代谢紊乱风险。”普通儿童日常活动或轻度运动后的水分补充,纯净水是最佳选择。
商业赞助的渗透力无处不在,佳得乐自1965年诞生以来,通过赞助NBA、NFL等顶级赛事,将品牌与“运动表现”“能量补充”深度绑定,其标志性的橙色冷却箱几乎占据所有北美体育馆的替补席,明星运动员的代言广告更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认知,数据显示,12岁以下儿童消费的运动饮料占全美总销量的17%,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
莱昂纳德此次“反代言”行为尤为耐人寻味,他本人并非佳得乐代言人(该品牌目前NBA代言人为锡安·威廉姆森),但佳得乐是NBA官方合作伙伴,所有球员理论上受联盟商业协议约束,莱昂纳德选择公开质疑合作品牌产品的适用性,打破了运动员“拿钱闭嘴”的潜规则。
这不是球星首次挑战商业利益,2016年,勒布朗·詹姆斯公开批评麦当劳儿童餐搭配高糖饮料;2022年,网球名将大坂直美终止与某含糖能量饮料合作,称“与健康理念不符”,但此类案例仍属凤毛麟角——毕竟,佳得乐每年为NBA带来数千万美元赞助费。
截至目前,NBA与佳得乐均未对此事发表评论,内部人士透露,联盟高层对莱昂纳德的行为“既赞赏又头痛”,球星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符合NBA推广的“篮球改变生活”公益形象;直接质疑核心赞助商产品可能影响商业关系。
快船队主帅泰伦·卢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回应颇具外交辞令:“科怀关心孩子是好事,但佳得乐也是我们多年的好朋友。”而佳得乐推特账号则悄然将原定昨晚发布的“NBA赛场补给”宣传帖推迟发布。
莱昂纳德的举动或许将成为体育营销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运动员代言的“道德门槛”正在提高,2023年MIT斯隆体育分析会议报告显示,72%的家长希望运动员代言食品饮料时需符合公共卫生指南。
更深远的是,这一事件揭示了体育文化中商业性与公益性的拉锯,当资本将运动饮料、零食、博彩平台深度嵌入体育生态时,运动员是选择成为沉默的获利者,还是主动担当健康倡导者?莱昂纳德的低语或许比任何广告更能改变一个孩子的选择——正如一名网友所言:“他抢下了一场比总冠军更有价值的胜利。”
评论列表 (0条)